导师队伍
当前位置:首页>>队伍建设>>导师队伍

战“疫”专栏│特殊时期,四位博导谈“家国”

发布时间:2020-03-23  

家国情怀从来不是精彩的文学书写,而是个体与家、国紧密相连的生命体验与精神归属。

——题记


邢建昌,博士生导师,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。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、文艺理论,当代文化批评。河北省第六届优秀社会科学青年专家,河北省优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人选,享受河北省政府津贴。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,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,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。出版个人学术专著6部,发表论文150余篇,主持、完成教育部、国家课题10余项。

家国情怀,是人对于自己的“家”、“国”本质同一性的认同意识和深厚情感。“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”,道出了家、国唇齿相依、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。孟子有“天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”的说法。越是在危难时刻,这种对于家、国本质同一性的认同意识和深厚情感就愈发强烈而自觉。

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国人平静的生活。截至3月5日,3016个鲜活的生命因感染病毒而永久离开了人世,家庭的欢乐戛然而止。大地悲怆,山河凝噎。谁承千载,我瞻四方。党中央一声令下,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。看那些除夕夜紧急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,他们是父亲、母亲,儿子、女儿,丈夫、妻子,他们共同的身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。从白衣天使到人民警察,从加班加点生产医护用品的工人到把最好的蔬菜、瓜果送到抗疫一线的农民,甚至为医护人员送外卖的小哥,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家国情怀动人的乐章。灾难面前,谁都不做旁观者。活着,就要把温暖和希望传递下去,这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性格。灾难让人痛定思痛,也让人格外警醒。让我们心存敬畏,民胞物与,珍惜当下,自强不息!  

今日惊蛰,蛰虫惊醒,渐有春雷,春天的脚步已经近了……


李素霞,博士生导师,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。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文化理论的教学与研究。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人的发展研究会副会长,河北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,河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,河北省哲学教指委和思政课教指委副主任委员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、省部级课题。

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众志成城,彰显家国情怀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勇敢和坚韧,展现出心怀报国志、拳拳赤子情的家国情怀,用大爱之心,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和担当。面对疫情,全国各地、各行各业、各条战线、每个人,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,毅然决然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抗疫斗争中。84岁的钟南山院士前往疫情重灾区指导,73岁的李兰娟院士率队再征武汉;白衣战士主动请缨,民警、战士坚守一线;海外华人采购口罩寄往湖北,全国人民守望着湖北、祝福着武汉……在这场战“疫”中,无数的个体英雄和无数个家庭,用生命守护生命!正是这种伟大的家国情怀,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抗疫力量,这也正是我们必胜的力量源泉。

在这场战“疫”中做些什么?这是每一个青年学子都必须思考的人生问题。科学防控,理性认知,顾全大局;懂得责任,体味坚守,感受担当;学习英雄,培养品格,树立为国、为民的远大志向;学会感恩,懂得关爱……还希望同学们不负韶华,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刻苦学习,认真思考,从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中吸取磅礴的精神伟力,将来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

薛彦华,博士生导师,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。河北师范大学全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,兼任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,河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,河北省家教学会副会长,河北省高教学会副秘书长,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兼职教授;河北省政协委员。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多项国家、省部级课题。

教育的目的是教人求真、求善、求美。即以理性教人求真、以品德教人求善、以智慧与创造教人求美。教育的目的绝对不仅仅是使学生拥有知识,而是要使学生在拥有知识、培育情感的基础上,形成其审美情趣,培养其审美能力,进而去创造美好的世界。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享受生活之美,更要使学生学会创造生活之美。

真善美的获得绝不仅仅是寓己之隅,只有在科学理性认识世界的基础上,将个人情感赋予社会意义,才能谋求超越于个人需要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信念;人只有拥有了坚定的信念,才能拥有坚强的行为,也才能担当天下重任。教育亦才可能达成传统育人目标——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。

作为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不仅要以良好的职业素养赢得社会的尊重;更应该树立全人教育理念,以教育情怀去解决教育问题,做一个拥有教育思想的实践者。在这个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,遍布全国各地的师大学子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,构筑起属于自己的抗击疫情靓丽风景线,自觉成为“怀天下、求真知”的典范。


贾丽英,历史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。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和简牍学。河北省新世纪“三三三”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、河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、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等。中国秦汉史学会理事,韩国庆北大学人文学术院兼职教授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、后期资助项目等多项国家、省部级课题。

家与国,在中国古人的认知中是相通的。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说“天子建国,诸侯立家”,《周礼注疏·典命》又说“诸侯称国,大夫称家”。天子、诸侯、大夫所建立的究竟是什么?国耶?家耶?或者二者本是一回事?“国家”两个字连用有时是指诸侯国,“社稷将危,国家偏威”( 《韩非子·爱臣》),有时又是指天下,“其惟吉士,用劢相我国家”(《尚书·立政》)。所以,天下一体的家国情怀,是中国文化的精神,是根植于每个国人心中的执念。

武汉疫情汹汹之时,避疫避险是人之常情,但是国之栋梁钟南山院士、各地的白衣战士、军人、志愿者,不顾个人安危,舍小家,保大家,逆行而上,奔赴抗疫最前线。我们后方高校,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,腾讯会议、钉钉视频、雨课堂等各类线上课程开启,对于年龄稍长的教授们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,但是大家不畏惧、不退缩,齐心协力、共克时艰。平凡中见诸伟大,普通中彰显英雄,在这里责任和担当也是家国情怀的精神体现。

民吾同胞,和衷共济。阴霾散去必是晴天,寒冬过后必是暖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