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子风采
当前位置:首页>>学子风采

【支教星光】筑梦西部——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陈美利

发布时间:2019-12-18  

白驹过隙,转眼间距离成为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,已经3年了。翻看当年支教的照片,脑海中回忆着当初的点点滴滴。 “用一年不长的时间,做一辈子终生难忘的事”这句话,从16年5月份便一直萦绕在我们心中。只有经历过方知其中滋味。如今回首,特对那一年工作生活进行回顾总结:

一:强化兵的意识,争做志愿标兵

来新疆的第一站来到了乌鲁木齐,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名志愿者一起培训学习。之后怀着共同的志愿情怀,分配到了服务地再次进行培训。兵团史的学习、先后三次军训,历时三十天,使我们有了兵的颜色、兵的意识,同时也明白了兵团人的坚守,兵团人的伟大。是兵团人牢牢守卫着边境线,在沙漠腹地创造着人进沙退的人间奇迹。将近四十度的高温和强烈的紫外线,身上一层又一层的晒伤,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热情,坚持、坚韧。

二:课堂教学——做好本职工作,创新教学方式

我的服务地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3团,地处古丝绸之路南道、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姆塔格沙漠之间的绿色走廊,所在的塔里木垦区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原始胡杨林,她的服务单位就是传承着自主选择、自发奉献、自我发展、绽放生命的新胡杨精神的33团中学。

在33团中学的日子,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。在这段时间里,学校分配了老教师带我进行教学培训,进班听课、做课堂记录、备课,做着正式从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,并且传承着求真、向善、唯美、爱人的校训,我的支教生活正式拉开序幕。在志愿服务初期,担任初中两个班的政治和历史教学。我深知,这两门文科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,切忌枯燥无味。在向老教师请教许久之后,备课教研多次,经过多次研磨,终于在课上得以实践。活泼别致得教学,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对枯燥的历史产生了兴趣,在青铜器那堂课上,我找来青铜器铸造视频一步步带学生加深记忆;在认识元谋人课上,我让学生分组扮演元谋人、山顶洞人、半坡人以形象记忆,我的学生在快乐中记住了所有课标要求的知识,这一点,也受到了教研组的大力称赞,并且提出了一切以学生接受学习为导向的教学目标。

三:课外拓展——七彩语言课堂,用爱浇灌希望

为响应团中央七彩课堂号召,力将秉承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者精神,在对三十三团中学学生简单了解后,我想发挥专业特长,立足于服务学校自身情况,以辅助传统教学为主,开办悦音语言七彩课堂。同事也为“七彩课堂”真正成为服务青少年方面可持续、信得过的青年志愿者重大品牌项目而助力。


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,我发现三十三团中学不少学生对语言表演很感兴趣,并且不乏极具天赋的学生,但是也存在不少语言表达能力弱、不自信的学生。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,悦音语言课堂成立了,历时六个月并先后招收三期学员。悦音课堂是我与河北悦音文化传媒公司进行的公益教学合作,以便为学生提供最新资源、优质教学质量,开展远程网络教学,让信息化充分发挥其所长。

悦音学员以初试复试为考核方式进行选拔,一年间,共招收学员3期32人。悦音一期学员共12人,年龄段为四五六七年级学生。二期面向二年级、三年级学生,学员共10人,三期面向一年级学生,学员共10人。在接下来的培训中,培训内容将涉及到语音基础、朗诵训练、主持人小记者训练等内容。在考虑服务期只有一年的基础上,为保证语言培养的持续性,特制定别致的上课机制:为分学段教学,一期老学员将定期参与二三期授课,作为助教协助教师培养新成员,建立悦音课堂长效机制。并且邀请央视主持人、河北电视台主持人、河北师范大学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远程教学,真正做到用爱发声。

在这个项目进行中,我体会到其实何为志愿、何为公益?并不单纯是物质支持,更重要的是恰到好处、具有建设意义的智力支持。每个人都有公益心,但是每个人所做的公益方向不尽相同,最重要是不给受助方压力,随之发挥自身优势,立足实际情况,提供相应帮助,才是真正的公益。

四:助力广播台建设,打造空中校园

为积极配合服务地学校各项宣传工作,丰富三十三团中学学生的课余生活,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,建立健康、活泼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,3月21日,我和悦音学员借助悦音语言课堂的平台,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,历经了半个多月筹备、培训、试播的悦音广播台正式成立,弥补了三十三团中学“空中之声”缺失的弊端。

为确保广播台的规范性,首先确定了广播台的宗旨,即求真、向善、唯美、爱人。 并且实行了审稿、磨稿、监听以及播音员签字方式,通过团委老师、广播台指导教师二次审阅稿件以确保广播内容的导向性。

为保证广播台节目的丰富性,在试播中,悦音语言艺术团积极吸纳各班级播音爱好者,以老学员带动的方式,凭借各自爱好及专长,依次成立了四个栏目。即周二《校园全接触》,周三《英文天地》,周四《音乐天地》,周五《美文鉴赏》。并且在课余时间,利用自身特长,对播音员进行发声、字音方面的训练。

五:助力新疆兵团新职工子女适应课程

为落实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需要,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这一要求,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职工子女适应能力,4月6日,在学校的支持下,我以“传承文明,播撒智慧”为主导开展“悦用心,悦动听”用爱发声语言培训。三至五年级共计90余新生参与了本次课程培训。河北师大研支团以新疆第二师33团中学德育工作指导思想“中国梦家乡美 子风情”为主要教育目标,同时进一步落实兵团招录工作向南发展的战略目标,推动兵团新职工招录工作顺利进行,为新职工子女的适应能力提供保障,特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德育课程,普通话教育为其中重点课程。


据悉,新职工大多来自四川、湖北、甘肃、河南等地区,部分新职工子女由于转来学校缺乏普通话相关教育,方言浓重,在与师生交流存在小障碍。为进一步使学生快速融入新环境,跟上新课程,加强与老师、同学的交流,我与教研室沟通特开办了语言培训讲座。

课后,一名来自河南的新职工子女来到我的身边,拽拽我的衣角,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画,画里“我”在为他擦眼泪,她想起刚见到这孩子的那一面:这个孩子在上一年级,随父母从河南老家来到新疆巴州,从没接触过普通话的他在班里时不时受到嘲笑。他变得内向、自卑、不愿交流,每天见不到父母的他似乎成为了老师眼中的“疑难杂症”。而在她的课上,为了鼓励他,我专门学了河南方言,和其他学生演起了话剧,他笑了,趁机将他拉进来话剧队伍,并让他来教大家学习方言。慢慢的,在我们的陪伴和培训下,他自信了、阳光了,如今他已经成为演讲社的一员。不可否认语言的魅力之大,但是爱,才是一切的根本。

六:走访老军垦,重温军垦岁月

军垦文化也是新疆独特的文化传承,在来新疆之前便听父辈经常提及,现在身处其中,为了深入感受新疆兵团精神,传扬军垦文化,我组织学校记者站相关成员,在校资源中心的配合下,历经一周时间拜访三十三团老军垦,以“传承”的名义,制作了教育视频,在学校各年级作为班会教育片观看。

军垦的娃娃们表示:在看到这部片子前,并体会不到当时军垦一代的战天斗地、开荒拓地、住地窖、吃野菜的那种生活之苦,尽管现在兵团建设越来越好,但是仍然不能忘记军垦人的精神,并将这般精神继续传承下去,为军垦精神注入新的精神内涵!

不知不觉,一年的时间也在这些文字总结中接近尾声。闭上眼睛,响起那一句:“用一年不长的时间,做一辈子终生难忘的事”。一年的付出,更多的是自己的成长!我在研究生期间也继续努力学习,勇往直前,在研究生学习中获得2017-2018学年一等奖学金,2018-2019学年三等奖学金和2019-2020学年三等奖学金。

今天,很荣幸自己身上烙上的“研究生支教团”的身份,我们身材不高大不伟岸,声音不振聋不发聩,但是以一名新时代青年的身份践行着“互相帮助、助人自助、无私奉献、不求回报”的志愿者精神。在今后的日子里,我也将用行动来号召广大具有志愿精神的青年,爱心不分国界,研支团不分专业,心中有爱,脚下有力量,到西部去,到基层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!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像他们一样,到基层和人民中建功立业,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和力量!

一年的支教经历将永远保留在脑海中,如今已到研究生三年级,在学业上踏实、勤恳方是现在的使命,也希望初心不改,不忘使命。

河北师范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陈美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