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师风范
当前位置:首页>>导师风范

【导师风范】之历史学院篇|邢铁: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者

发布时间:2019-12-04  

邢铁,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河北省教学名师,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方向学术带头人。邢铁教授于1978年考入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,1982年考取云南大学,师从李埏先生攻读硕士学位。1985年毕业后在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(今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)工作至今,主要从事以唐宋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。期间,在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。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,其中年度项目2项,后期资助项目1项。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——《唐宋家庭经济运行方式研究》一书于2017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,并现身“伟大历程辉煌成就—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”之“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”展览板块。曾获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及河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多次。

至臻至善   追求卓越

邢老师学识渊博,谦逊温和。每每和年轻人谈论如何做历史研究,他总是娓娓道来,字字良言,能领会者也定受益颇深。在学术上,他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,清晨、深夜都是他做学术的大好时光。“邢老师能用鲜活的语言说史、写史!”,后学对邢老师的才情的钦佩溢于言表。邢老师著述颇丰、成果丰富,曾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(英文版)《历史研究》《中国史研究》《中国经济史研究》和《文史》等权威杂志上发表系列论文,主要专著有《家产继承史论》《户等制度史纲》《宋代家庭研究》和《唐宋分家制度》等。

邢老师专著《唐宋家庭经济运行方式研究》,是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,于2017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。该文库2017年全国共选入39项成果,河北省仅有2项入选。《成果文库》旨在集中推出反映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前沿水平、体现相关领域最高水准的创新成果。能够入选《成果文库》的科研成果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,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开拓性。2019年9月,“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—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”在北京展览馆开幕。邢铁教授的著作《唐宋家庭经济运行方式研究》被列入“第四部分——走向复兴”之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”展览版块。

至情至性   诲人不倦

自指导研究生以来,邢铁教授始终坚持每周与指导的研究生交谈一次,主要都是围绕学生的读书情况展开交流。精读原典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功。每届研一新生的必修课是精读《隋书·食货志》,邢老师带领学生逐字逐句的细读,从字词的含义,再到史料记载背后的深意,层层深入,不断扩展,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阅卷史料和发现问题的能力,短短20多页的史料往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才能读完。

邢老师还经常在课堂上用自己在云南大学师从李埏先生学习宋史时,爬梳整理《资治通鉴》并且用“小卡片”辑录“臣光曰”的经历勉励学生,提醒学生重视、熟悉基础史料,也不禁让一届届学生为前辈学者的治学精神所折服。

邢老师还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。指导学生学位论文时,邢老师从来不替学生选题,也不要求学生跟随他做课题,而是按照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看书并发现问题,提炼出学位论文的选题。

邢老师始终模范遵守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,爱岗敬业,尽职尽责,注重用文化引领学生,用精神影响学生,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和精神层次,引导学生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承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。他坚持立德树人,正确行使导师权力,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研究生,用亲身示范教育学生在专业研究和论文写作中遵守学术规范,恪守学术道德。他常对研究生讲:导师就像足球教练,研究生是球员,你们踢得好我自然不用干预,你们出现问题的时候叫停一下,接下来还是你们去踢。

“在课堂上度过60岁生日”

坚持科研的同时,邢老师还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,每学年坚持给本科生开设专业课程。同样的课程,每届学生都会听到不同的新内容。课堂上,邢老师声音不高,穿透力很强,学生们都说邢老师讲课幽默风趣而又不失严谨深邃,连“懒癌”都挡不住听课的欲望,还经常吸引高年级和外系学生前来旁听。

年逾花甲的邢铁老师,至今已经在他热爱的教学岗位上坚守了34年。邢老师曾撰文写道:“我们历史专业有教授给本科生讲基础课的传统,后来我们也一直是这样,带着硕士和博士研究生,还坚持每年给本科生讲课。去年入学的2016级本科生的中国古代史基础课,第一学期由63岁的秦进才教授讲前半段,这学期我接着讲后半段,可以在本科生的课堂上度过60岁生日!”

一直深耕在历史研究和教学一线的邢铁老师,曾在历史文化学院的毕业典礼上语重心长地叮嘱毕业生,“无论以后身处何地,都要守护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,在夜深人静时,书桌上、台灯前打开一本书读一读,希望大家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精神高度,不要轻易降低自己的品格!”